「追光者:西方古典望遠鏡的視界」特展開幕

2025年10月28日,香港托勒密博物館在葵芳展廳隆重舉行「追光者:西方古典望遠鏡的視界」特展開幕典禮。作為香港首個以古典望遠鏡為主題的文物級展覽,本次展出的全部珍品均為首次在港公開亮相,吸引本地文化、教育及博物館界眾多嘉賓蒞臨,現場反響熱烈。

開幕典禮上,托勒密博物館館長韓鵬先生致辭指出,博物館以「天文+地理+博物」為主題,致力於在科學與人文、東方與西方之間構築交流的橋樑。本次展覽正體現這一理念——以歐洲古典望遠鏡為主軸,梳理人類從古希臘到近代科學革命時期對光的探索之路,呈現光學與文明交織的壯闊史詩。

展覽共分三大章節:「托勒密之光」、「伽利略的遺產」及「描繪月球」,展出多件珍貴文物與藝術作品。重點展品包括18至19世紀折射鏡、反射鏡、星盤及望遠鏡設計圖稿,其中不乏具歷史傳奇色彩的藏品,如領導英國皇家海軍1773年北極探險的康斯坦丁·菲普斯男爵舊藏望遠鏡,見證人類探索未知的足跡。

香港珠海學院協理副校長李國耀教授與香港海事博物館副館長麥傑睿先生作為主禮嘉賓出席並致辭。典禮上,韓鵬館長向中國科學院竺可楨科學史講席教授、香港珠海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院院長、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教授馮錦榮先生頒發榮譽館長聘書。馮教授長期致力於科學史與文化交流研究,他的加入將進一步提升博物館在學術研究與跨界策展領域的專業實力。

「追光者:西方古典望遠鏡的視界」特展現已開放參觀,展期至2026年2月底。展覽期間,博物館將舉辦多場光學與天文主題的教育活動,帶領觀眾從地中海到銀河系,展開一場跨越文明的光學之旅。

香港首見:橫跨兩個世紀的望遠鏡珍品集結

本次展覽是天文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盛宴。重點展品包括18至19世紀多架珍貴的折射鏡與反射鏡,其中更不乏具有傳奇歷史的珍品,如曾領導英國皇家海軍1773年北極探險、首次科學紀錄北極熊等物種的康斯坦丁·菲普斯男爵舊藏望遠鏡。亦展出多份經典望遠鏡設計圖稿,讓觀眾以最近距離、多角度欣賞改變人類宇宙觀的科學藝術品。

萬花筒:光學中的文明交融

展覽不僅呈現光學儀器如何突破認知邊界,亦以當代藝術裝置象徵性演繹光的折射與反射。展廳中特設「文明萬花筒」裝置,以中國、歐洲與伊斯蘭三大文明的經典圖案為靈感,構築出流動的光學空間,讓觀眾在光影交織中體驗理性與感性的交融之美。

解碼維米爾:沉浸式暗箱體驗與名畫打卡

展覽重構17世紀荷蘭藝術巨匠維米爾的繪畫場景,觀眾可親臨畫家工作室,透過暗箱解密畫作中光影的科學原理,更可走入《天文學家》《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等名作場景打卡,化身畫家或模特,創作專屬數碼肖像,在趣玩中感受17世紀的光學世界。

理性與詩意的對話:跨學科的策展實驗

展覽融合科學史、藝術史與策展實踐,以跨領域視角再現光學探索的文化意涵,展開一場理性與詩意交織的時代對話。